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7的文章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310)

楊老師:用臉書粉絲團觀察群體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李老師:以台江文化促進會探討地方公民的崛起,可能申請三年期 楊老師:觀察網路上的使用者對於公民意識的定義、涵蓋面 楊老師、李老師:公民意識的範圍 楊老師:整理太陽花學運時期的言論,是否符合公民意識的標準,再找一般民眾,調查他們對於這些言論的看法 楊老師:普遍或是特定議題的公民意識 李老師:Richard C. Cox 未來推展項目: 公民意識文獻(外顯行為、內顯行為)的整理、上網 邀請公共行政的學者?公共治理與公民意識的互動:黃東益、杜文苓、陳敦源 邀請公民教育的學者?台師大、彰師大(李老師推薦) 邀請政治哲學的學者?張福建 邀請法律學者?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421)

楊立行:社群網路對公民意識及公民參與的影響 社群網路可以提升公民參與的意願嗎? 公民意識會持續還是消失? 有多少人接受公民不服從的觀念? FaceBook:比較多元, PTT:一般大學 用App包裝成五大性格的調查,跟FaceBook申請,就可以連結到使用者的基本資料 找出倡議者跟追隨者:有意識跟沒有意識 --模擬情境 --用發言、粉絲專頁來看社會網路 分析太陽花學運前後的發言 掛在特定的粉絲專頁 李錦旭:地方公民的崛起 local citizen 關心地方的公民如何被動員?提高公民意識? 社區總體營造 台江文化中心 研究方法?田野觀察?對象選擇的問題。調查。訪談對象範圍。 台江文化或台江分校(正式)為觀察對象 如何衡量、如何提高 地方治理模式 台江、安南區的產業介紹 卸任之後是里長 參與技能 張福建:公民團體的發展應該考慮地域之別 陳麗華所長 公民與年齡:應該每個人都是公民—公民教育 數位公民 實體與網路的交錯—組織 應該要整合的點:數位跟結社 最後要比較的點是什麼? 議題要透過網路,而實體的組織也需要新的世代 理論、跟方法的革新 黃哲斌 陳順孝(大眾傳播) 鄉民來了: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資訊教育及數位公民 數位年齡 公民教育有太多 做台南市跟安南區的比較 citizenship—local or national 政府與地方團體之間的關係 白衫軍跟太陽花學運 數位公民與台灣政治發展:由下而上 直接民主、參與式民主、去中心化、 數位公民與政治參與的轉型:封閉性、由上而下轉型為去中心化 林國明(台灣大學) 陳俊宏(東吳大學) 張麗雅 (暨南大學) 陳秋政(東海大學)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602)

陳順孝:要有重疊的事件,跨界對話,串連三個子計畫 從2007年搶救樂生運動開始,出現網路上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注 出發點是覺得大眾媒體不友善 網路直播、懶人包、社區媒體、法律白話文、沃草監督國會 蔡博方:考慮積極公民、公民新聞,調查有多少人接觸網路上的公民媒體 考慮傳播資料庫的題目 楊立行:直接研究特定主題粉專的分佈,例如同志運動 陳順孝:懶人包研究呈現多元面向。社群監控、社群聆聽?正面或反面的貼文?找出網路公民運動的意見領袖。領袖不清楚。透過粉專的搜尋,可以看出意見領袖以及多元面向 蔡博方:如何拆出多元面向,是一個問題。語意分析與系統分析的對話。 楊立行:語意分析仍然不容易做到 李錦旭:整合型計畫:如何擴大公民參與?走出同溫層?如何產生運動領袖? 陳順孝:可以詢問為什麼會參與?質性研究應該觀察參與的過程。烏坵人發動抗議。認識台江可能非常草根,但是可以探討如何擴散。Hyperlink 日本共同社 47 News, 蔡博方:小眾研究,公民意識的發展由低到高,「地方」公民的題目,公民是普遍價值,還是地方社群?社群主義或是自由主義?責任或是權利?都是驅動公民的力量?行動研究與質性研究?路徑的選擇點?應該挖掘沒有發生的歷史 數位時代,數位人類學或是數位素養。積極公民。數位民族誌。 陳順孝:網路邊界是模糊的,組織不見得成長,但是有可能力量成長 蔡博方:電子媒體可能提高公民意識但不見得刺激行動。 公民新聞資料庫(公庫)、報導者。對第四權的不滿刺激新媒體的出現。 積極公民:發問卷找出哪些人參加過公民媒體。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630)

會議紀錄: 阿扁上台、太陽花學運 線上與實體的組織:網路串聯之後,形成實體社會組織 透過公民團體鼓勵年輕人 接受數位媒體的程度提高、透過LINE交換意見、向政府表達意見 來團體的人數增加?效能感提升 用數位形成共識,長時間的動態共識形成、正反兩方的出現 數位對地方公民團體的影響 載具:PeoPo公民新聞、地方新聞 載具的變化影響到年輕人 減少對政府的依賴 反事實:退休教授回到家鄉進行公民參與 如何回應反對的聲音? 應該要回答公民參與如何發生,線下的實際團體可能有各自的公民參與,可能都是先認識對方才會結合,生活中比較有交集。線上的參與以事件為導向,線下的可能比較廣泛。線上的同質性較高,線下的較低。性別與權力分佈不同。 出現任務之後,團體會結構化,會出現leader, co-leader,  傳統通訊是點對點,社群媒體是留下紀錄。線下的交情可能強化在線上的角色。人有見面的需求。 應該考慮公民參與之後的態度,比較內在的部分 何明修:社會運動概論 結案報告 研究報告:先確定格式 過去發言摘要 陳麗華: 數位公民 陳順孝: 要有重疊的事件,跨界對話,串連三個子計畫 質性研究應該觀察參與的過程 蔡博方: 路徑的選擇點?應該挖掘沒有發生的歷史 找出網路公民運動的意見領袖 電子媒體可能提高公民意識但不見得刺激行動 提出整合型計畫:先確定提出時間 兩年期 總計畫:先由佳泓撰寫 子計畫:分開撰寫再整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