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Apple Watch 解鎖Mac

Apple Watch 可以在 Mac 進入睡眠 之後自動解鎖, 先決條件是Apple ID必須有雙重認證, 方法是設定「安全性與隱私」-->允許Apple Watch 解鎖。 但是關機、重新開機、登出Mac,仍然必須重新輸入密碼。 有了這項功能,可以設定1分鐘就讓電腦進入睡眠Zzz... 移動滑鼠到螢幕熱點進入睡眠並不需要密碼。

Mac 的遠端連線與雲端硬碟

如果你有一台Mac筆電、一台Mac桌機或是筆電,可以設定 螢幕共享 ,除了在同一個區域網路內兩台互聯,也可以從遠端互聯。步驟如下: 從「系統設定」的「iCloud」開啟「返回我的Mac」。如果開啟「返回我的Mac」時出現「iCloud伺服器無反應」的三角形符號,請到「鑰匙圈密圈」的「系統」,刪掉所有有關「返回我的Mac」的密碼,然後不勾選「返回我的Mac」,重開機,勾選「返回我的Mac」。 從「系統設定」的「共享」開啟「螢幕共享」,開啟的時候會顯示要連線的vnc ip 從「Finder」選單選擇「前往」--「網路」,選擇「共享螢幕」之後,輸入遠端機器的使用者名稱以及密碼 或者從「Finder」選單選擇「前往」--「伺服器」,輸入遠端機器vnc://xxx.xxx.xx.xx,並且輸入使用者名稱以及密碼,同樣可以共享螢幕。 然後就可以同時操作兩部電腦,也可以遠端重新開機。 但是 共享螢幕無法傳輸檔案。例如不能拷貝A電腦的檔案,在B電腦貼上該項目。所以電腦之間傳輸檔案,除了用郵件之後,可能需要靠Time Capsule。只有在同一個網域,才能連線不同的電腦。 如果有一台筆電或桌機,遠端有一台Time Capsule(TC),除了用Time Machine備份資料之外,還可以從 遠端連到TC ,當作是另一顆硬碟。步驟如下: 設定TC:利用Mac電腦裡面的AirPort工具程式,打開TC-->「基地台」-->加入需要連線的Apple ID,輸入iCloud密碼。 「Internet」請選擇 「DHCP」。 AirPort工具程式所看到的「網路」-->「路由器模式」,應選「關閉(橋接式)」。 請注意 :如果選擇「DHCP和NAT」,可能造成TC必須重新設定。 然後到「磁碟」,點選「啟用檔案共享」,點選裝置密碼,也就是使用TC的密碼連線。 在不同的區域網路下,開啟「返回我的Mac」。 在系統偏好設定的「共享」,開啟「螢幕共享」。這一步驟很重要。在「共享」上面會看到螢幕,才能連回TC。 從「Finder」選單選擇「前往」--「網路」,選擇TC之後,輸入TC的密碼,即可連線 如果無法連線,可能有幾個原因: 電腦所在地的AP或是路由器不支援隨插隨用。請查看系統偏好設定,「返回我的Mac」功能會顯示「設定路由

在 Mac 上面試用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

動機 Mac 雖然可以從學校下載使用MS Office 2016,但是一方面學校開始宣導不要再用商用軟體(難不成以後只能安裝Linux或是Ubuntu?),一方面覺得MS Office 大而無當,佔用太多記憶體,很容易當機。此外,Mac的Page 雖然蠻美觀的,但是存成Word檔案時,表格的線會消失。所以開始嘗試使用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。 感想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都是一套吃到飽,也就是一套軟體裡面包含了文件、試算表、簡報等等基本功能,不需要像MS Office或者Mac的Numbers, Page, Keynote,必須打開好幾個應用程式,非常方便。 LibreOffice需要800多MB,OpenOffice只需要400多MB,而光是一個MS Word就要2GB,一般筆電的儲存空間才256GB。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的介面有許多相似之處,例如在工具列都找不到追蹤修訂功能(但其實還是可以接受跟拒絕變更),都能讓使用者選擇要使用的編碼方式,避免中文亂碼,對於使用Mac讀取試算表的人來說是一大優點。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大部分的功能跟 MS Office相同,不過試算表部分可能還需要高手來說明。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相比,感覺OpenOffice比較親切友善,但是可以支援的檔案格式比較少,Word只能存成97-2003的doc格式。不過,MS Word還是可以打開。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文件裡面的腳註會出現號碼與文字之間的空白,這可能是因為一開始使用MS Word輸入的關係。 LibreOffice以及OpenOffice不支援Mac的點擊兩下放大頁面的功能。 總結 要停止使用MS Office 可能不太容易,但是免費軟體日新月異,以後就不用再更新MS Office了。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310)

楊老師:用臉書粉絲團觀察群體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李老師:以台江文化促進會探討地方公民的崛起,可能申請三年期 楊老師:觀察網路上的使用者對於公民意識的定義、涵蓋面 楊老師、李老師:公民意識的範圍 楊老師:整理太陽花學運時期的言論,是否符合公民意識的標準,再找一般民眾,調查他們對於這些言論的看法 楊老師:普遍或是特定議題的公民意識 李老師:Richard C. Cox 未來推展項目: 公民意識文獻(外顯行為、內顯行為)的整理、上網 邀請公共行政的學者?公共治理與公民意識的互動:黃東益、杜文苓、陳敦源 邀請公民教育的學者?台師大、彰師大(李老師推薦) 邀請政治哲學的學者?張福建 邀請法律學者?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421)

楊立行:社群網路對公民意識及公民參與的影響 社群網路可以提升公民參與的意願嗎? 公民意識會持續還是消失? 有多少人接受公民不服從的觀念? FaceBook:比較多元, PTT:一般大學 用App包裝成五大性格的調查,跟FaceBook申請,就可以連結到使用者的基本資料 找出倡議者跟追隨者:有意識跟沒有意識 --模擬情境 --用發言、粉絲專頁來看社會網路 分析太陽花學運前後的發言 掛在特定的粉絲專頁 李錦旭:地方公民的崛起 local citizen 關心地方的公民如何被動員?提高公民意識? 社區總體營造 台江文化中心 研究方法?田野觀察?對象選擇的問題。調查。訪談對象範圍。 台江文化或台江分校(正式)為觀察對象 如何衡量、如何提高 地方治理模式 台江、安南區的產業介紹 卸任之後是里長 參與技能 張福建:公民團體的發展應該考慮地域之別 陳麗華所長 公民與年齡:應該每個人都是公民—公民教育 數位公民 實體與網路的交錯—組織 應該要整合的點:數位跟結社 最後要比較的點是什麼? 議題要透過網路,而實體的組織也需要新的世代 理論、跟方法的革新 黃哲斌 陳順孝(大眾傳播) 鄉民來了: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資訊教育及數位公民 數位年齡 公民教育有太多 做台南市跟安南區的比較 citizenship—local or national 政府與地方團體之間的關係 白衫軍跟太陽花學運 數位公民與台灣政治發展:由下而上 直接民主、參與式民主、去中心化、 數位公民與政治參與的轉型:封閉性、由上而下轉型為去中心化 林國明(台灣大學) 陳俊宏(東吳大學) 張麗雅 (暨南大學) 陳秋政(東海大學)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602)

陳順孝:要有重疊的事件,跨界對話,串連三個子計畫 從2007年搶救樂生運動開始,出現網路上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注 出發點是覺得大眾媒體不友善 網路直播、懶人包、社區媒體、法律白話文、沃草監督國會 蔡博方:考慮積極公民、公民新聞,調查有多少人接觸網路上的公民媒體 考慮傳播資料庫的題目 楊立行:直接研究特定主題粉專的分佈,例如同志運動 陳順孝:懶人包研究呈現多元面向。社群監控、社群聆聽?正面或反面的貼文?找出網路公民運動的意見領袖。領袖不清楚。透過粉專的搜尋,可以看出意見領袖以及多元面向 蔡博方:如何拆出多元面向,是一個問題。語意分析與系統分析的對話。 楊立行:語意分析仍然不容易做到 李錦旭:整合型計畫:如何擴大公民參與?走出同溫層?如何產生運動領袖? 陳順孝:可以詢問為什麼會參與?質性研究應該觀察參與的過程。烏坵人發動抗議。認識台江可能非常草根,但是可以探討如何擴散。Hyperlink 日本共同社 47 News, 蔡博方:小眾研究,公民意識的發展由低到高,「地方」公民的題目,公民是普遍價值,還是地方社群?社群主義或是自由主義?責任或是權利?都是驅動公民的力量?行動研究與質性研究?路徑的選擇點?應該挖掘沒有發生的歷史 數位時代,數位人類學或是數位素養。積極公民。數位民族誌。 陳順孝:網路邊界是模糊的,組織不見得成長,但是有可能力量成長 蔡博方:電子媒體可能提高公民意識但不見得刺激行動。 公民新聞資料庫(公庫)、報導者。對第四權的不滿刺激新媒體的出現。 積極公民:發問卷找出哪些人參加過公民媒體。

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630)

會議紀錄: 阿扁上台、太陽花學運 線上與實體的組織:網路串聯之後,形成實體社會組織 透過公民團體鼓勵年輕人 接受數位媒體的程度提高、透過LINE交換意見、向政府表達意見 來團體的人數增加?效能感提升 用數位形成共識,長時間的動態共識形成、正反兩方的出現 數位對地方公民團體的影響 載具:PeoPo公民新聞、地方新聞 載具的變化影響到年輕人 減少對政府的依賴 反事實:退休教授回到家鄉進行公民參與 如何回應反對的聲音? 應該要回答公民參與如何發生,線下的實際團體可能有各自的公民參與,可能都是先認識對方才會結合,生活中比較有交集。線上的參與以事件為導向,線下的可能比較廣泛。線上的同質性較高,線下的較低。性別與權力分佈不同。 出現任務之後,團體會結構化,會出現leader, co-leader,  傳統通訊是點對點,社群媒體是留下紀錄。線下的交情可能強化在線上的角色。人有見面的需求。 應該考慮公民參與之後的態度,比較內在的部分 何明修:社會運動概論 結案報告 研究報告:先確定格式 過去發言摘要 陳麗華: 數位公民 陳順孝: 要有重疊的事件,跨界對話,串連三個子計畫 質性研究應該觀察參與的過程 蔡博方: 路徑的選擇點?應該挖掘沒有發生的歷史 找出網路公民運動的意見領袖 電子媒體可能提高公民意識但不見得刺激行動 提出整合型計畫:先確定提出時間 兩年期 總計畫:先由佳泓撰寫 子計畫:分開撰寫再整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