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421)

楊立行:社群網路對公民意識及公民參與的影響
社群網路可以提升公民參與的意願嗎?
公民意識會持續還是消失?
有多少人接受公民不服從的觀念?
FaceBook:比較多元, PTT:一般大學
用App包裝成五大性格的調查,跟FaceBook申請,就可以連結到使用者的基本資料
找出倡議者跟追隨者:有意識跟沒有意識
--模擬情境
--用發言、粉絲專頁來看社會網路
分析太陽花學運前後的發言
掛在特定的粉絲專頁

李錦旭:地方公民的崛起
local citizen
關心地方的公民如何被動員?提高公民意識?
社區總體營造
台江文化中心
研究方法?田野觀察?對象選擇的問題。調查。訪談對象範圍。
台江文化或台江分校(正式)為觀察對象
如何衡量、如何提高
地方治理模式

台江、安南區的產業介紹
卸任之後是里長
參與技能

張福建:公民團體的發展應該考慮地域之別

陳麗華所長
公民與年齡:應該每個人都是公民—公民教育
數位公民
實體與網路的交錯—組織
應該要整合的點:數位跟結社
最後要比較的點是什麼?
議題要透過網路,而實體的組織也需要新的世代
理論、跟方法的革新
黃哲斌
陳順孝(大眾傳播)
鄉民來了:無組織的組織力量
資訊教育及數位公民
數位年齡
公民教育有太多

做台南市跟安南區的比較
citizenship—local or national
政府與地方團體之間的關係

白衫軍跟太陽花學運

數位公民與台灣政治發展:由下而上

直接民主、參與式民主、去中心化、

數位公民與政治參與的轉型:封閉性、由上而下轉型為去中心化
林國明(台灣大學)
陳俊宏(東吳大學)
張麗雅 (暨南大學)
陳秋政(東海大學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搞定 Mac, Windows 上面 LaTeX 中文字型

Mac 的遠端連線與雲端硬碟

Mac的統計軟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