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層次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計畫(20170630)

會議紀錄:

阿扁上台、太陽花學運
線上與實體的組織:網路串聯之後,形成實體社會組織
透過公民團體鼓勵年輕人
接受數位媒體的程度提高、透過LINE交換意見、向政府表達意見
來團體的人數增加?效能感提升
用數位形成共識,長時間的動態共識形成、正反兩方的出現
數位對地方公民團體的影響

載具:PeoPo公民新聞、地方新聞
載具的變化影響到年輕人
減少對政府的依賴

反事實:退休教授回到家鄉進行公民參與

如何回應反對的聲音?

應該要回答公民參與如何發生,線下的實際團體可能有各自的公民參與,可能都是先認識對方才會結合,生活中比較有交集。線上的參與以事件為導向,線下的可能比較廣泛。線上的同質性較高,線下的較低。性別與權力分佈不同。
出現任務之後,團體會結構化,會出現leader, co-leader, 

傳統通訊是點對點,社群媒體是留下紀錄。線下的交情可能強化在線上的角色。人有見面的需求。

應該考慮公民參與之後的態度,比較內在的部分

何明修:社會運動概論

結案報告

研究報告:先確定格式

過去發言摘要
陳麗華:數位公民
陳順孝:要有重疊的事件,跨界對話,串連三個子計畫
質性研究應該觀察參與的過程
蔡博方:路徑的選擇點?應該挖掘沒有發生的歷史
找出網路公民運動的意見領袖
電子媒體可能提高公民意識但不見得刺激行動

提出整合型計畫:先確定提出時間
兩年期
總計畫:先由佳泓撰寫
子計畫:分開撰寫再整合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搞定 Mac, Windows 上面 LaTeX 中文字型

Mac 的遠端連線與雲端硬碟

Mac的統計軟體